国际注册会计师即由委托方和受托方签订协议,委托方按协议价格收取委托代销商品的货款,实际售价可由受托方自定,实际售价与协议价之间的差额归受托方所有的销售方式。由于这种销售本质上仍是代销,委托方将商品交付给受托方时,商品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并未转移给受托方。因此,委托方在交付商品时不确认收入,受托方也不作为购进商品处理。受托方将商品销售后,应按实际售价确认为销售收入,并向委托方开具代销清单。委托方收到代销清单进,再确认收入。
甲公司委托乙公司销售A商品1000件,每件转让协议价100元,该商品成本为80元/件,增值税税率为17%。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开来的代销清单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,发票上注明:售价100,000元,增值税额17,000元。乙公司实际销售时按每件150元的价格出售,开具的增值税发票上注明:150,000元,增值税额为25,500元。
1、委托方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:
(1)委托方甲公司将商品交付给受托方乙公司时
借:发出商品 80,000
贷:库存商品 80,000
(2)收到受托方乙公司的代销清单时
借:应收账款——乙公司 117,000
贷:主营业务收入 100,000
应交税费——应交增值税(销项税额) 17,000
借:主营业务成本 80,000
贷:发出商品 80,000
2、受托方乙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:
(1)收到甲公司的代销商品时
借:代理业务资产(或受托代销商品) 100,000
贷:代理业务负债(或受托代销商品款) 100,000
(2)实际销售时
借:银行存款 175,500
贷:主营业务收入 150,000
应交税费——应交增值税(销项税额) 25,500
借:主营业务成本 100,000
贷:代理业务资产或受托代销商品 100,000
借:代理业务负债或受托代销商品款 100,000
贷:应付账款——委托企业 100,000
(3)按合同协议价将款项付给委托企业时
借:应付账款——委托企业 100,000
应交税费——应交增值税(进项税额) 17,000
贷:银行存款117,000
【联系方式】
联系人:吴老师 手机:15321801671
更多优惠可直接来电咨询
二、收取手续费方式
即根据所供销的商品数量向委托方收取手续费的销售方式。对于受托方来说,收取的手续费实际上是一般劳务收入。
因此,委托方在发出商品时通常不应确认收入,而应在收到受托方开出的代销清单时确认销售商品收入;而受托方应在商品销售后,按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方法计算确定的手续费确认收入。
甲公司委托乙公司销售B商品1000件,以每件100元的价格出售给顾客,乙公司按售价的10%收取手续费,该商品成本为80元/件,增值税税率为17%。乙公司实际销售时,即向买方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,发票上注明该商品的售价为100000元,增值税额17000元。甲公司在收到乙公司交来的代销清单时,向乙公司开具一张相同金额的增值税发票。
1、委托方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:
(1)出商品时
借:发出商品 80,000
贷:库存商品 80,000
(2)收到代销清单时
借:应收账款 117,000
贷:主营业务收入 100,000
应交税费——应交增值税(销项税额) 17,000
借:主营业务成本 80,000
贷:发出商品 80,000
借:销售费用 10,000
贷:应收账款 10,000
2、受托方乙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:
(1)到商品时
借:代理业务资产(或受托代销商品) 100,000
贷:代理业务负债(或受托代销商品款) 100,000
(2)对外销售时
借:银行存款 117,000
贷:应付账款 100,000
应交税费——应交增值税(销项税额) 17,000
(3)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时
借:应交税费——应交增值税(进项税额) 17,000
贷:应付账款 17000
借:代理业务负债(或受托代销商品款) 100,000
贷:代理业务资产(或受托供销商品) 100,000
(4)支付货款并计算供销手续费时
借:应付账款 117,000
贷:银行存款 107,000
主营业务收入 10,000
递延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P=A×(F/A,i,n)×(P/F,i,n+m):
使用这个公式计算递延年金现值实际上就是先求终值然后折现。 A×(F/A,i,n)计算的是等额收付n次的年金在第(m+n)期期末的终值,由于我们需要计算的是第1期期初的现值,所以需要在此基础上乘以(m+n)期的复利现值系数,即P=A×(F/A,i,n)×(P/F,i,n+m)。
递延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P=A×(P/A,i,n)×(P/F,i,m):
把递延期以后的年金套用普通年金公式求现值,这时求出的现值是第一个等额收付前一期的数值,再往前推递延期期数就得出递延年金的现值。
针对该题的相关问题总结:
问题一:递延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P=A×(F/A,i,n)×(P/F,i,n+m):
使用这个公式计算递延年金现值实际上就是先求终值然后折现。 A×(F/A,i,n)计算的是等额收付n次的年金在第(m+n)期期末的终值,由于我们需要计算的是第1期期初的现值,所以需要在此基础上乘以(m+n)期的复利现值系数,即P=A×(F/A,i,n)×(P/F,i,n+m)。
我知道是这样算的只不是理解计算出“A×(F/A,i,n)计算的是等额收付n次的年金在第(m+n)期期末的终值”后,时点已经到了M+N期未,跟原来年金的时点已不一样,为什么可以求出相等的现值?
我不理解的是这个公式.
答复:只要将一样的年金最后折到一个时点,则不管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,结果肯定都是相等的,因为最终的结果还是将原来的年金折现到了这个时点。
问题二:经营成本,包含的都是那些成本啊?
有直接材料,包括间接材料吗?或是说包括制造费用吗?管理费用?
总成本我知道,都包括,可是总成本里,包括营业税金及附加吗?
消费税?资源税?土地使用税?
答复:经营成本=该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+该年工资及福利费+该年修理费+该年其他费用。有直接材料,包括间接材料或是说包括制造费用,但是不包括管理费用,不包括营业税金及附加。
这里的税也是不包括的。总成本就是除营业税金及附加外的所有成本。
问题三:经营成本都加那些项目成本费用得出总成本呢?
好象书中的公式没有说加上管理费用吧?
您说经营成本中不含管理费用,总成本又含管理费用,那经营成本不加管理费用又
怎么能对于总成本呢?
答复:
经营成本都加那些项目成本费用得出总成本呢?
[答复]:加折旧摊销和财务费用.不过不含财务费用的总成本不包括财务费用.
好象书中的公式没有说加上管理费用吧?
您说经营成本中不含管理费用,总成本又含管理费用,那经营成本不加管理费用又
怎么能对于总成本呢?
[答复]:经营成本中包括付现的管理费用,而折旧和摊销是不付现的管理费用.在计算总成本时,经营成本要把不付现的管理费用加上.